对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批判和认知

美团的二号位王慧文把大公司和小公司的批判和认知太到位,太戳心了。

给大家参考。

大公司的难处在于:

每个人都有职级有晋升的需求,而晋升的答辨委员会通常是被大的成熟的业务的老板们把持的,新业务线的员工在公司通常地位不高,而在发展速度快的业务线晋升也快,发展慢的业务线很难晋升,因为评审委员对新业务不太懂,如果有成果就会高抬贵手,没有成果就不给过。此外大公司内部有业务线之间的人员流动,所以大公司里大家都在追涨杀跌,一个业务势头好大家都过去了,势头不好大家都走了,如果一个业务长期没有进展,里面剩下的都是能力不足的人,即使机会来了也做不成

小公司的难处在于:

搞一段时间没有进展,团队里优秀的人会不断被人挖走。 第一个人被挖走的时候你觉得这哥们叛变革命了,多走几个人你就觉得革命叛变了自己,你就会质疑自己是方向选错了,还是行业选错了,还是做法有问题,还是自己能力不够,还是资源不够,还是投资人不行,会陷入自我否定。 此外帮人一起创业总有一个领头的,公司里领头的通常就是 CEO, CEO 平时要见投资人见媒体要招人,慢慢精力就不在业务上了,而 CTO 是实际管事的,业务发展方向是 CEO 定的,千了一段时间如果没有进展,实际干活的 CTO 就会受到很多职位的诱惑,并且会对业务的发展产生怀疑,如果 CEO 说没搞错大家接着干,CTO 会觉得 CEO 很难沟通,听不进团队意见反馈,可能自己不受认可和尊重,可能就离职了,如果 CEO 让 CTO 负责改版,CTO 改版通常不靠谱,这次改版可能把 CEO 原来的想法颠覆掉了,如果改版不成功,试个 2 次这个创业团队就会面临家里的压力,如果没有进展可能创业队就解散了,所以大部分创业团队会在第二年年底解散。

参考

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1116099/answer/1572832069

为什么国外把邮件当微信一样发?

打个比喻,用微信和下属沟通,有点像皇帝和奴才太监的关系,随叫随到、不分场合、立马回应;用邮件沟通,是皇帝和大臣的关系,更正式、更有仪式感、且对上位者的限制更多。

真上过班的人,才会发现工作用邮件,比用微信幸福多了。邮件办公最大的好处,是不会期待对方“秒回”,所以收件方有足够的时间去整理信息,有更多的弹性时间,即便周末收到也可以等到周一上班再回。而且因为邮件“非即时性”的特点,发起邮件对话的一方(通常是老板、或者甲方)会对自己编写的信息更认真,会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布置什么任务才会发送, 不会像微信这种“即时性”软件一样,很多老板是突然兴起了,就给员工或者给工作群里丢一个信息,甚至连文字都没有就一段语音过来了,逻辑也不通顺、信息也不明了,搞的接收方一头雾水的,有时候还要猜,要是群里都不理还好,只要有一个卷的人兴致勃勃的回复,那大家都要跟着卷起来。

不知道有没有人体验过,一个大老板在群里转发一篇莫名其妙的文章后,一堆中层小领导排队写小作文感想的奇葩场景。这就是“移动办公无处不在”给劳动者带来的困境。

所以,客观上邮件是不方便的,但就是这种不方便反而利于劳动者,这是对劳动者私人空间的尊重,是对上/下班界限的明晰。

来源知乎用户@李小粥